电加工与模具

设计·研究

  • 基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微细阵列电极加工

    周晓光;马莹;韩福柱;祝明德;

    介绍了微细阵列电极的应用情况及其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以硬质合金为材料,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方法进行了微细阵列电极的加工实验,总结出了不同加工因素对加工结果的影响规律。

    2008年02期 No.26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复杂直纹面的运动轨迹分析

    章勇;谷安;

    构建了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4轴联动的运动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轴联动实现扭转锥度型面线切割加工的运动控制方法,最后给出了加工实例并进行了计算机图形仿真。

    2008年02期 No.26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电火花放电蚀坑的有限元热分析

    高阳;刘林;郭常宁;倪扬;

    放电通道等离子体中的热源是工件材料蚀除的最主要动力。通过对电火花放电过程建立数学物理模型,以热流密度和热对流作为最主要热载荷,动态施加于放电点处。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温度场分布仿真,讨论了不同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条件下,放电蚀坑深度和半径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后发现,模型对蚀坑深度和半径的变化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2008年02期 No.269 8-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电火花加工间隙流场的三维仿真研究

    张杰;韩福柱;Isago Soichiro;

    间隙流场中加工屑的分布是影响火花放电频率和放电点分布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系到加工速度与加工精度,对间隙流场中加工屑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是提高加工速度、加工精度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研究在对间隙流场中工作液和加工屑的运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间隙流场的三维仿真模型,进行电极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间隙流场和加工屑运动的仿真计算,验证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2008年02期 No.26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微细电火花放电参数的高速采集

    张永发;王福吉;贾振元;刘巍;高升晖;

    放电参数的实时快速采集是实现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准确辨识与控制的必要前提,由于微细电火花放电频率高,波形畸变严重,需对放电信号进行极速采集以获得完整的放电信息,还要进行数据同步分析以实现对放电状态的实时辨识。以高速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为硬件基础,构建了微细电火花放电参数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采用VC++6.0编写实时采集程序,研究了分区式数据循环处理技术,解决了放电信号同步采集和处理的技术难题。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能为信号辩识提供数据,为实现可靠的微细电火花加工控制提供了保证。

    2008年02期 No.269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 多种群遗传算法优化的电火花加工模型

    高清;张勤河;苏树朋;张建华;艾兴;

    人工神经网络是建立电火花加工模型加工参数与加工性能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而选择合理的网络结构是设计的关键问题。该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来进化网络结构,其中各编码串由网络隐层神经元数信息、网络训练次数信息及收敛误差信息构成,通过进化选择得到较优的网络结构,大大减少了人为选择网络结构的主观性与局部性,使预测模型更易于实现。

    2008年02期 No.269 21-2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基于小波网络的非导电工程陶瓷电火花加工效果预测模型

    于丽丽;刘永红;蔡宝平;纪仁杰;董欣;

    针对非导电工程陶瓷双电极同步伺服电火花加工中,由于工艺参数与加工效果间的高度非线性,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效果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网络的建模方法。为使小波网络具有更好的学习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将遗传算法和BP算法结合起来作为小波网络的学习算法。经验证基于混合学习算法的小波网络较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2008年02期 No.26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喷射电沉积制备泡沫金属喷嘴型腔流场分析及实验研究

    王景丽;刘志东;黄因慧;田宗军;陈劲松;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了喷射电沉积工艺中不同喷嘴型腔里的流场变化趋势,研究了电镀液在型腔内的压力和速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圆形还是扁平形喷嘴在型腔径向截面上压力分布较均匀,速度呈类抛物线形分布;流体的压力梯度和速度梯度随与入口端距离的增大而增加。通过泡沫金属喷射电沉积成形实验验证,显示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

    2008年02期 No.269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 超声珩齿系统中新型复合变幅杆的设计与研究

    宫晓琴;吕明;

    在对超声珩齿系统中新型复合变幅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变幅杆作了模态分析,并建立了一套超声振动谐振频率测试系统。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量三者结果相比,符合较好,为超声变幅杆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2008年02期 No.269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数控超声加工效率仿真控制平台界面设计

    仲高艳;康敏;

    在数控超声加工效率正交试验、数据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建模与仿真基础上,基于MATLAB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工具和超声加工的影响因素,设计了数控超声加工效率仿真控制平台。在此平台上,集成了数控超声加工效率研究内容:对数控超声加工效率进行了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建模与仿真、加工效率预测等。为数控超声加工研究创建了友好的人机交互使用系统。

    2008年02期 No.269 36-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单晶硅反应激波刻蚀试验研究

    温军战;汪炜;张丽宏;刘正埙;

    提出基于脉冲超声波聚焦的反应激波刻蚀加工方法,采用大功率压电陶瓷激波发生器,在液体介质中产生聚焦脉冲超声波(频率1 MHz),由于传输过程中形成的非线性效应形成高能、瞬时压力激波,结合化学腐蚀方法,利用物理和声化学作用,使位于聚焦区域的材料迅速蚀除。采用激波、超声波和磁力搅拌3种不同方式对单晶硅进行刻蚀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激波刻蚀速率最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了腐蚀剂浓度、反应温度及激波功率等不同工艺参数对刻蚀速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激波刻蚀硅加工基本规律进行了探讨,为后续研究提拱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2008年02期 No.26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电磁辅助钣金拉延快速成形技术修形磁场研究

    王斌修;陈彬;

    电磁辅助钣金拉延快速成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钣金件拉伸成形技术。修形磁场的设计是电磁辅助钣金拉延快速成形系统磁场设计的关键部分。用ANSYS分析了单元体之间磁力线的分布情况,并用实验验证了修形磁场的可行性。

    2008年02期 No.26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 气液过滤网成形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刘建宁;周彩霞;

    通过对气液不锈钢过滤网冲压工艺进行分析,介绍了一种可使零件压弯、整形并通过自身结构实现自动走料的模具。对模具的结构特点、主要零件以及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可为类似零件的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2008年02期 No.26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嵌入式机床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

    安连祥;何川;

    介绍了机床嵌入式控制系统中工业PC机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之间基于PCI总线及USB的通信技术,通过相应接口设备通讯电路的搭建,实现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数据的高速传输,满足了系统实时性要求。此外还对通信系统主要芯片进行了简要介绍。

    2008年02期 No.269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 基于充液拉深差厚拼焊板的数值模拟

    陈典剑;汪建敏;姜银方;赵燕;

    采用dynaform软件对拼焊板方盒件的充液拉深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盒底部焊缝向厚板侧移动、法兰区及侧壁处焊缝向薄板侧移动的焊缝移动规律,分析了凸模圆角半径、压边力和液池压力等参数对焊缝移动距离的影响。

    2008年02期 No.269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变形预补偿在风扇注射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卢端敏;

    通过对注塑制品的变形进行分类,并对收缩变形和翘曲变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利用变形预补偿方法,成功降低了风扇的变形量,为解决注塑制品的变形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08年02期 No.269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信息·动态

工艺·装备